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竹声新月似当年问君能有几多愁

  • 冬虫夏草
楼主回复
  • 阅读:3048
  • 回复:13
  • 发表于:2014/5/19 10:22:50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望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竹声新月似当年问君能有几多愁

——品读李煜《虞美人》

作者:冬虫夏草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前人凭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为君王。”的确,作为一个“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是没有什么可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颂不衰。这首《虞美人》就是他的词作中最脍炙人口的一篇。

李后主是个爱国爱家重情重义的人,亡国后,国仇家恨就成了他心中难解的结,他虽被解往宋都汴京(今开封),但对南唐亡去的大好河山怀念不已。传说他在汴京时,经常以泪洗面。“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李后主现存最为人传颂的词作大都是他亡国后所作,他的创作实践有力地认证了这一艺术创作的规律。

李煜作为亡国之君,俘虏之身,深愁巨痛时时系于心中,对故国的思念无法排遣,遂作此词寄托感思。他形容枯槁,有气无力地倚着栏杆,望着天上的那轮明月,想起了一幕幕的往事。眼泪,不知什么时候沿着双颊簌簌地掉了下来…… 时序已经接近中秋了吧,月到中秋分外明。圆圆的明月啊,可还照着我的故国?可还照着故国宫殿里雕花的玉石栏杆?可还照着楼上美人那越来越憔悴的容颜?李煜长长地叹了口气,心中思潮翻涌,久久不能平静。他呆呆地望着那轮明月,沉思了一会儿,把长期压在心中的苦情悲语一句句低声吟咏起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完全陶醉在自己所创造的词境里,他的心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神游万里,不能自拔。

他想起了当年宫中通宵达旦的歌舞,多少个狂欢的不眠之夜,是何等的留恋忘返,是何等的逍遥自在!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绉。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浣溪沙》)

他想起了当年宫中夜宴歌舞,曲终人散、踏月醉归的情景,历历在目,是何等的潇洒,是何等的风流倜傥!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风箫声断水云闲,冲按《霓裳》歌彻遍。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玉楼春》)

他想起了昔日宫楼上与美人男欢女爱的恋情,是何等的恩恩爱爱,是何等的心迷神醉!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斛珠》)

他想起了昔日都城的繁华景象,是何等的平和祥瑞,是何等的让人羡慕不已!“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
    不去想了,不再去想了,“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大好的春光已去,大好的河山已失。

是的,水流走了,花落尽了,春也过去了,但他心中的恨更深了,愁更多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就最爱读这两句,他以滔滔东流的一江春水,比喻愁情,多么新奇、生动和形象。江河之大莫过于长江,南唐都城南京又紧靠长江,所以李煜用长江之水喻思念故国之痛,寓意深刻,给人印象更深更强烈。“一江”,有盈满之意,春天冰化雪消,江河水量最大,以“春水”喻愁,更是浩浩荡荡,永不停息。一江春水东流,前浪后浪层层叠叠,犹如新愁压旧愁,无日无夜,无休无止。他将无形的愁,用有形的江水加以形容、夸张,极强地渲染了愁的巨大浩淼,赢得了后人无数的赞叹。明代大诗人王世贞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情语也。 后主直是词手。”(《弇州山人词评》)俞陛云也说:“后主之‘春江’九字,真伤心人语也。”(《南唐二主词辑评》)

任何艺术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优秀的艺术家也有继承和学习前人的经历,李后主当然也不例外。以有形的流水,比无形的情意,在他之前已有无数成功的先例。唐代诗人李颀诗:“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诗:“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刘禹锡诗:“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后来的作家中也不乏其例,如宋代的寇准诗:“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秦观《千秋岁》词:“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江城子》词:“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将这些类似的艺术警句集中到一块来品味欣赏,更能使我们体会到古代诗词作家各自高超的艺术造诣。

很明显,大多数诗人、词人抒发的都是一些亲情、友情、爱情和一般的儿女私情,但李煜在这里抒发的不是这类俗情。这也就是我特别喜爱这两句的主要原因。李煜的愁不是缠绵的爱情相思之苦,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他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就更为恰当,仿佛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后主以日夜奔腾、浩浩东注的大江流水,比喻汹涌而至、无休无止的愁人思绪,景象充实阔大,富有气势和很强的穿透力,也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也正因为他的这首词具有超强的感染力,成就了李煜词宗的英名,但同时也将他送上了西去之路。传说李煜在七夕的晚上,因为心情郁闷,就让歌妓奏乐这首《虞美人》,声音很大,外面都能听到,宋太宗知道后非常恼怒,又听说李煜的词中有“小楼昨夜又东风”和“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当晚就让人给李煜送去了毒药。李煜死时年仅四十二岁。 

诚如法国作家缪塞所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五月之夜》)我想,李煜的这首《虞美人》不正是这样的不朽之作吗?



  
  • 在路上
  • 发表于:2014/5/19 10:30:09
  • 来自:安徽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昨天看了楼主的帖子,李后主亡国后写了很多的诗词,等着拜读。
  
  • 恋恋天空
  • 发表于:2014/5/19 10:34:43
  • 来自:安徽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新的开始
  • 发表于:2014/5/19 14:01:10
  • 来自:安徽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超级评论家
  
  • leifeng0556
  • 发表于:2014/5/19 14:39:52
  • 来自:安徽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都喜欢李煜的诗,楼主才华横溢
  • 十里送红妆
  • 发表于:2014/5/19 14:44:12
  • 来自:安徽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
  • 刻舟求剑
  • 发表于:2014/5/19 14:51:47
  • 来自:安徽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担心楼主晚上梦里还是这些诗歌萦绕,现在的环境已然再也塑造不出第二个李熠,亡国之君,除了伤感寄人篱下,还能做什么?
  • 久居深巷
  • 发表于:2014/5/19 15:01:38
  • 来自:安徽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楼主也是多愁善感的人么
  • 那年那月没有你
  • 发表于:2014/5/19 15:14:10
  • 来自:安徽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感叹二楼的一幅好字
  • 冷水泡饭加点油
  • 发表于:2014/5/19 15:41:52
  • 来自:安徽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买了,这个笔迹谁都喜欢
  • 萌面超人
  • 发表于:2014/5/19 16:39:20
  • 来自:安徽
  1. 1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冬虫夏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5/24 14:25:08
  • 来自:安徽
  1. 1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阅读经典就像是在沐裕着春日的阳光,永远是温暖的。缕缕金光折射出生命中沉淀的暗香,那些曾快乐的、悲伤的片段,一幕幕在脑海中流转成章,静读,却也生出些许云水禅心的性情。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