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望江人民支援大军渡江的历史故事

  • ɡ1rl。女孩
楼主回复
  • 阅读:10386
  • 回复:0
  • 发表于:2024/4/22 8:36:58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望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4月15日,75年前的这个时候,解放军百万大军正蓄势待发,随时准备着夺取渡江战役的全面胜利。

就在整整75年前,准确说是1949年4月16日,一位解放军指挥员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日阴雨。地方干部为了完成任务,往往忽视政策。最近筹粮,因为利用旧的保甲,结果毫无阶级立场,伤害了中、贫农,形成严重脱离基本群众的现象。当即严重向此间专员及本街区长提出,并告以具体办法。”

这位心系贫下中农利益的指挥员,正是时任二野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陈赓。呐,事实证明,正经人也写日记。

在2024年的互联网上,依然流行着一个源于2005年首播的电视剧《亮剑》的“公式”:旅长李云龙天王老子。这位旅长的原型,正是曾任三八六旅旅长的陈赓。也正是因为这部电视剧,这位开国大将常常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旅长”。

当然,《亮剑》中的“旅长”,是艺术作品创作的角色,并非真正的陈赓大将。至于陈赓大将本人,远不是剧中“旅长”可比的……这么说吧,他的事迹,不用任何艺术加工,原原本本地写成小说、拍成影视剧,绝对会有读者、观众吐槽:“有没有这么夸张啊,哪有这么厉害的人?”不信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

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厉害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全能型人才,在戎马倥偬之余,还写下了二十多万字的日记……正是得益于《陈赓日记》,我们才能在75年后,清晰地梳理出陈赓大将在安庆各地的经历和作为。

首先,我们来看他在1949年3月29日的日记中的记载:“晴。先遣军电告,占领望江及华阳镇,并可控制200余艘木船。召独立师师长给以任务。14军到达指定位置。麻城群众,对我在大别山四进四出,遭受国民党严重摧残,以及我政策之偏,群众存有若干怀疑,对我格格不入。因令部队展开争取攻势。昨日到今日,我与群众谈话足有30余人,房东老太婆今日第一次赏光与我搭话,不胜光荣之至。”

这篇日记能看到什么呢?虽然此时陈赓还没有到安徽境内,但是已经特别关心安庆周边的情况,所以特别记录了“占领望江及华阳镇”。再看后面“赏光”“光荣”之类的用词,一位与群众贴心且很有幽默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仿佛就在眼前。

更贴心的事情,还在后面。就是日记里的那个3月29日,中共望江县委、县爱国民主政府在城隍庙举行群众大会,宣布望江全境解放、人民政权诞生。望江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彼时,摆在望江县委、县爱国民主政府和全县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支援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怎么支援呢?无论哪个年代,哪怕是未来——起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必须得吃饭。所以,粮食是必须支援的。

不过,当时有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1948年夏汛长江龙潭口溃坝,加重了望江多地1949年的春荒。而且,在渡江前基层民主政权还没有普遍建立,望江县仅设四个区,人员也不够齐备,征粮工作任务不得不依赖旧乡、旧保人员来执行。

正如陈赓在日记中所提到的,旧乡、保人员不能很好地执行我党我军政策,按承受能力合理分担任务,而是按人口摊派数量,造成贫困百姓颇有怨言。

作为一名时刻心系群众的共产党员,在行军中了解到这一情况的陈赓,迅速指令纠正支前中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偏差。他在1949年4月17日的日记中是这样记录的:“雨。停止向群众征购物资。决定作战方案。”此时的陈赓正在安庆境内,确切地说,是从太湖到望江进军之中。

根据陈赓的意见,皖西军区皖山军分区后勤指挥部压缩望江县派购任务,切实减轻人民负担——望江县的粮食派购任务由原定的660万斤,减至163万斤!

同时,皖山军分区强调征集工作由我们的干部主持,要在群众大会上宣布纠正差错。为合理执行负担征粮任务,望江县委要求各区“只有反对不合理的平均摊派,求得在支前中财力与劳力负担的公平合理,才能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全力支援渡江作战。”紧接着向广大群众公布支前的合理负担政策,实行“粮多者多出,粮少者少出,无粮及极贫苦者不出”的原则。

不仅减了任务,解放军还送来了赈灾物资——据《望江县民政志》记载,1949年皖西军区动员军区及太湖、岳西政府机关人员,每人每天节约大米三两赈济望江灾民,发放救灾粮15万斤。

保护人说文物: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人。解放军一心为民,人民群众自然踊跃拥军支前。

“渡江战役前夕,望江筹集大小船748只,担架286付、挑子1420个、军鞋2万余双,雨伞、笠篷1.35万件;粮食163万斤、食油0.8万斤、盐1万斤,烧柴660万斤、马料1万斤;动员渡江船工690人、帮助部队训练水手510人……”4月13日,望江县档案馆馆长曹明根告诉记者,这些数字都来自目前馆内收藏的记录望江人民支援大军渡江的相关文物,如“皖山军分区分配望江支前任务书”“望江县支援大军渡江动员民力情况统计表”等。“仅从这组数字中,足见望江人民拥军支前的规模和力度。”

据相关文物记录,为保证支前物资和部队辎重运输,支前民工与部队一道在宝塔河上架起了便桥,修通了华阳到县城、县城经长岭到太湖的简易公路,总里程42.5公里,保证了部队作战的辎重物资源源运到江边。望江直接参加支前的队伍达3960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24万的1.65%。(通讯员何飞、吴小平)


来源:望江之声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