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来的都是客人”!合肥这句话暖了多少外地人

  • 初薇
楼主回复
  • 阅读:11048
  • 回复:0
  • 发表于:2022/3/27 15:46:56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望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深夜,微信收到上海友人发来的一张截屏、一句留言:合肥对待外省人的态度,太暖了!


@合肥日报微信公号截屏

截屏里,是3月24日上午,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在市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上的一段讲话。

很能理解,身处于疫情敏感地区的上海人,读到上述文字时内心的那份感动。事实上,作为一位外省在皖工作者,我也颇为“我们合肥”在疫情面前展现的“疫情无情人有情”自豪。

不过,因为身在合肥,更深知这“温暖”背后的不易与担当。

3月以来的这波全国疫情,到目前已波及28个省(区、市),安徽也未能幸免。合肥上一次新增本土病例的时间,是在2020年2月20日。

在坚持了2年零1个月“零新增本土病例”后,3月21日,这座城市不幸失守。到25日24时,共发现4例,均系外省关联的无症状感染者。虽是个位数,但因发生在省会城市,又值全国疫情形势严竣之际,后续会不会扩散,合肥乃至安徽,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百姓,上上下下的紧张不安,可想而知。

病例出现,牵涉的部门与人群惊人,工作量巨大。21日第一例初检发现后,为尽快斩断传播链,合肥防疫战线的各类人员迅速与病毒赛跑,到3月23日12:00,该病例有关的排查数据如下:

◎排查感染者在肥密接114人,隔离管控114人;

◎排查在肥次密接822人,隔离管控822人;

◎扩大筛查431372人次。其中第1轮338124人,第2轮77644人,第3轮15604人;

◎落实环境采样1615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上述数据,只是反映被流调、隔离、筛查的人的数量。无法反映的,是数以万计乃至几十万计的“大白”们、“蓝朋友”们、“红马甲”们不分昼夜、争分夺秒的付出。

病例与省外关联,引起一些合肥本地人的抱怨,对外地特别是来自疫情风险地区的指责。有人建议,由于奥密克戎毒株传播迅速、隐匿性强、无症状者居多,政府能不能采取封控措施,比如对外省来(返)人员,不管是否来自风险地区,行程码是否为绿码,一律隔离观察,或者非常时期“拒之门外”……

客观说,这些想法和建议有一定道理。对城市管理和防控工作来说,可能相对容易。但这种“一刀切”做法,对非风险地区人们的正常出行工作,会有较大不便,造成情感伤害。面对疫情、舆情双重压力,依然愿意选择不埋怨、不怕麻烦的态度,热情相待外来人员,确实需要点胸襟、气度和担当。

人世间最宝贵的,正是危险降临时的守望相助、不离不弃,是麻烦不期而至时的不抱怨、不推诿。

2020年以来,疫情的至暗时刻,发生过太多暖心故事——是武汉封城时,云南腾冲对流浪于此的武汉人的妥善安置;是北京新发地疫情暴发时,上海没有“谈京色变”的一视同仁;是很多地方对流调信息,哪怕是携“毒”而来的外来人员的隐私保护……一座城市的文明与胸襟、气度与温度,正是在这些细节里有了参差。

从这个角度说,管理情绪、引导情感、同心向力,不伤害、不激化、不撕裂,也是疫情管控的重要内容。

苛求没有疫情输入,未免很难;管住疫情不外溢,方显本事。其实,只要经济社会不停摆,只要人与物还流动,每个地方就必然面临“输入”和“外溢”两种情势的随时转换。谁也不想染上病毒,能成功阻击“输入”固然可喜,若有所疏漏,也不应互相埋怨。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倘若每个地方都画地为牢、自求平安,凝聚力从何而来?战斗力从何而来?

对一地管理者来说,简单的“拒之门外”,也许是以最小代价换最大防控成果,但如果是用法治、文明的代价所换,从全局看,这代价,很大。

0到1不足惧,严防1到100、到1000,是关键。

就在合肥表示“来的都是客人,返的都是家人”,要求“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防疫)服务”时,更多“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的要求部署,在加快启动——

比如,要求封控、流调、采样、检测、转运等各项工作,严格按技术规范操作,防范每一个细节风险,堵上每一个环节漏洞;

比如,要求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确保封控区封得严、管控区管得住、防控区防得好;

又如,要求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遇突发紧急情况,要边报告边处置,一刻不耽误……

确实,疫情一旦发生规模反弹,现在的“暖心之举”就可能被视为“失之于严”。说到底,支撑城市“气度”与“温度”的,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底气硬气,是每个环节的尽职尽责,也包括每位个体的理解配合:疫苗接种完成了没有?自我防护到位了吗?流调时能否毫不隐瞒、为阻断传播链争取时间?

一座城市,一个地区,愿意体谅“输入”、善待外来者,是文明的体现。我们也应各尽其责、一起守护,给善政者以鼓励、以信心,共同打赢这场硬仗,让这份温暖持续、传递、扩散……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 作者:吴焰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