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滴水穿石——安庆打赢脱贫攻坚战综述之二

  • 本地资讯
楼主回复
  • 阅读:31033
  • 回复:0
  • 发表于:2021/3/4 9:20:12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望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目标蓝图变为现实,美好愿景化为实景。8年坚韧不拔,8年夙兴夜寐,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前所未有,安庆为之作出的探索和努力也前所未有。

  一滴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贫困落后地区受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地理因素等诸方面制约,无捷径可走,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的进取中寻求渐进的量变到质变。

  1534名扶贫干部、375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扎根乡村,实现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158名优秀村干部、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大学生村官等“三类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扑下身子真扶贫,饱含深情扶真贫;

  1330家机关单位党组织、570多家民营企业和行业商(协)会、8.6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贫困村,通过开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百企帮百村”“青春扶贫志愿行动”等行动,推动资源和力量下沉一线……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中,各地区各部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全面参与,上下联动、各负其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力拔穷根、携手奔小康,这是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阵型”,这是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


省国资委为望江县高士镇黄河村打造的扶贫产业基地。资料图片


初心赴使命

  “处事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干部。无数共产党员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斗志,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克服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跨越难以尽数的重重关卡,带领贫困群众走上通往美好新生活的康庄大道。读懂共产党员,是读懂反贫困斗争不断取得胜利的核心密码——

  这是一群信念坚定、誓拔穷根的前行者,他们是脱贫路上贫困群众的主心骨;这是一个前赴后继、迎难而上的群体,他们是脱贫攻坚战中奋勇争先的排头兵。

  在贫困的大别山区,党员干部们以己为桥,铺就脱贫致富的坦途;在群众穷困潦倒之际,他们把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温暖阳光送到田间地头。

  岁月难以模糊关乎生命、关乎命运的记忆。当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喜讯传来,欢欣之余,人们不会忘记那些不分昼夜进村入户、用真心真情谱写为民赞歌的身影,也不会忘记那些为脱贫攻坚事业书写共产党人信仰、追求的生命。

  2017年,岳西县冶溪镇溪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扬彧奔波了一天,晚上骑摩托车回镇途中发生车祸,年仅29岁;2018年,一腔热血甘撒扶贫路的岳西县包家乡川岭村村委会主任华同春入户走访途中跌下山崖,生命定格在54岁;2019年,望江县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驻雷池乡杨长村扶贫工作专班组长周钢针,中午在村部办公室休息时突感身体不适,猝然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时年49岁……

  周钢针、刘扬彧、华同春们没能与乡亲们分享取得这项伟大成就的喜悦,然而,这些名字注定与这项人间奇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用汗水与心血建成的高标准茶园、整治一新的村舍环境、走过的每一寸乡野土地,都是无言的历史见证。他们为贫困群众谋求幸福生活的赤诚,镌刻于升腾着新希望的这片土地之上。

  23年扎根基层,望江县雷池乡杨长村扶贫工作专班组长周钢针将青春年华献给了贫困群众。

  贫困户就业无门,周钢针帮助其接受技能培训,顺利进入服装厂工作;结对帮扶户生病住院,周钢针帮着联系医院和镇政府申请享受补助政策……周钢针一片丹心只为民,甘做基层“一根针”,串起扶贫“千条线”。

  为民谋福,身先士卒,是脱贫攻坚战场上党员干部们共同的行动语言。啃硬骨、涉险滩,奋力向贫困堡垒发起冲锋,敢教日月换新天。

  他们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带领贫困户与命运抗争、与贫困决战,照亮贫困群众的小康路。

  宿松县北部山区趾凤乡趾凤村已于2017年顺利出列,第一书记郑军退而不休,只为巩固拓展趾凤村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让脱贫群众美好生活的基石得以夯实、再夯实。

  2017年驻村扶贫之前,郑军还有8个月就要退休。

  曾经的农村工作经历,让他深知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有多强烈。身为老党员,他明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搁在眼前,搁在自己身上,就是带领山区群众摆脱贫困。

  入村不到三个月,他与队员用脚步丈量了这个偏僻山村的每一寸土地;到村一个多月里,他们磨破了三双鞋,用双脚建立起与趾凤村597户群众的感情纽带,熟悉掌握了包括非贫困户在内的每一户民情。

  驻村近4年,郑军全年坚持340天以上吃住在村,在他的帮扶下,20户贫困家庭住进“幸福之家”圆了安居梦,3名贫困户子女顺利实现就业,村级产业长足发展,300多户村民吃上放心水……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便沉淀多少真情。浸透汗水的衬衫、裹满泥巴的裤腿、黝黑通红的面庞,是共产党员们留下的最美印记。


“驻心”扛大旗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把老百姓组织起来,就能干大事,这是我们党的独家本领。在村级层面,选派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和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无疑是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的力举。一支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扶贫扶长远,驻村更驻心——

  贫困,如大山围困,如重石压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的。而“摆脱贫困”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太湖县北部山区,北中镇沙河村距离县城90多公里,群山环抱之中,一条沙河穿村而过。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发展后劲不足……这些无一不是村里人曾产生怨言的根由,也无一不是驻村扶贫工作队面对的难题。

  囿于山区的发展条件,苦于无资金支持,沙河村一直没有一个足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产业。2016年初,瞄准国家财政支持的光伏电站项目,驻村扶贫工作队决意尝试申请建设。然而,社会单位制作项目书的高额制作成本,一度令其望而却步。

  是问题就要去解决,是困难就得去克服。

  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刘胜华“闭关”3天,废寝忘食硬着头皮边学习边制作,终于“啃”下项目书。一座180KW的光伏电站矗立在沙河牛形山上,解决片区内小水电在枯水期供电不足问题的同时,让沙河村实现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而后,200多亩的有机油茶、茶叶种植园发展起来,茶叶色选加工厂和食用油厂建立起来,“两园两厂”产业格局由此成型。

  3天时间,在岁月长河里不过一瞬。但正是因为千万名扶贫干部、数百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在一个又一个的“3天”里,以始终如一的奋斗干劲、担当作为为民解难题、办实事,一个个贫困村出列、一户户贫困户脱贫方才实现得蹄疾而步稳。

  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提升。

  2014年10月,作为第六批选派干部,吴伟被选派到岳西县五河镇响山村任第一书记。面对响山村交通闭塞、经济基础差、群众收入少的穷困面貌,吴伟快速厘清这一工作思路。

  抓项目落实,改造老茶园,新建高标准茶园、桑园;抓政策落实,实施村组道路硬化、亮化及安全饮水工程;抓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为民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实施美丽村庄建设和环境治理……在一件件、一桩桩惠民实事的落地中,一个山区村庄的灵秀风貌呈现在群众眼前。

  山乡巨变,步履不停。

  “2019年引进企业发展香榧高效经济林项目,消灭荒山茅草的同时,带动贫困户务工就业,人年均增收近2万元。待香榧进入挂果期,人均年收入有望翻一番。”吴伟信心满怀地说。

  一支扶贫工作队,就是一支脱贫攻坚的生力军。每一支扶贫工作队扑下身子、驻村入户,千万个日夜的锲而不舍,源于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打牢了脱贫攻坚的基层根基。


同心齐攻坚

  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垒土成山,汇水成河。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各方力量向贫困宣战,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汇聚一股股力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强劲动能。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人心齐,则泰山移——

  贫有千种,困有百样。

  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旁观者,也没有“局外人”。

  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各行各业发挥专业优势合力攻坚。千千万万的扶贫善举,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

  “凭借养殖肉鸡,成功脱了贫,感觉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这几年一心扑在养鸡上,欠的债基本还清了,现在手头还有些结余,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我们村和立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主打产业,通过转租承包,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发展信心更足了。”当养鸡作为一项扶贫产业出现在乡村,在新运营模式的加持下,它给贫困户带来的改变令人惊喜。

  太湖县徐桥镇招商引资落户该镇工业园区的安庆市立华牧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贫困户)”模式,与超过360户农户合作发展肉鸡养殖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帮助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

  “肉鸡市场行情好时,毛收入10多万元。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养鸡上,在这儿,我重新找到了积极生活的信心。”说起养鸡,徐桥镇西平村脱贫户柴林的幸福溢于言表。

  右臂2007年因意外被截肢后,柴林把自己关在家里闭门不出,再没笑过。2015年和立华公司合作养鸡,每年收入8万元左右,一家于2017年成功脱了贫,笑容重新回到柴林脸上。

  在立华牧业总经理刘强的发展计划中,公司还将加大投资力度,在太湖县建设一家家禽育种公司和一座年屠宰3万吨家禽的屠宰厂,为合作农户、贫困户养殖提供更加有力保障,带动更多贫困户创业增收。

  对于曾经的贫困村、贫困户来说,一个适宜发展的产业是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对于另一些民营企业而言,尽可能提供足够多的就业机会,则是他们在脱贫攻坚战中贡献企业力量的明证。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这就要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有活干、有钱赚。

  作为一家非公民营企业,申洲针织(安徽)有限公司在望江县统战部门的推动下,大力实施就业精准扶贫,先后吸纳3200多名贫困户就业,为县内2000多户贫困家庭消除了“零就业”,直接带动近10000人脱贫。

  因缺乏一技之长,望江县杨湾镇曾墩村脱贫户方世玉曾长期在家务农。2016年,经过就业培训后进入申洲公司从事服装小烫工作,年收入近5万元,凭着一双巧手脱了贫。

  扶贫既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申洲公司党委书记沈冬发现,许多像方世玉一样的贫困户实现就业后,不仅收入大幅提升,精气神也有了明显改变。

  “我们千方百计推进就业扶贫,扩大就业规模,就是要让贫困户有稳定收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通过持续努力,让贫困户早日过上好日子。”沈冬说。

| 作者:全媒体记者 杨一

|来源: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