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中国妈妈的救星又多了一个

  • 客服小编
楼主回复
  • 阅读:17122
  • 回复:1
  • 发表于:2020/6/1 14:47:17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望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题图 | 视觉中国


母乳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小时候住在大杂院里,印象里,邻里邻居常常聚在一起,吵吵闹闹的。还记得那会,一楼的那家人生娃娃了,产妇出了月子后就每天下午抱着奶娃娃坐在家门口,我们这帮小屁孩儿也常常围着奶娃娃逗趣。

 

在感知中,母乳喂养一直是我们的传统,在母乳之后才是米糊,米汤,奶粉之类的东西,直到我了解到国内母乳喂养率的数据,才发现从小的认知一直存在着偏差。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出生后应尽快开始母乳喂养、六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坚持母乳喂养到两岁及以上。据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婴儿在出生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9%,世界平均水平为43%。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近几年的大力宣传下,中国的母乳喂养率已经从2003年的20.8%增长到2019年的29%。

 

明明都知道母乳好,很多家庭也开始引起重视了,可为什么母乳喂养率增速却并不理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对母乳喂养率“限速”了?

 

纯母乳喂养被“限速”

 

我试图想要通过寻找更多的数据,去分析中国母乳喂养率“被限速”的本土原因。

 

从国内外数据来看,发达国家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似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母乳喂养率越高。国外对于母乳的研究更久一些,进而对母乳喂养提倡的各种政策,宣传都要远早于其他国家,至少比我国要早十年左右。

 

实际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一位妈妈在社交平台上讲述她的故事:孩子出生后,因为母乳不够,她试过各种催乳办法,多喝汤水、多让孩子吮吸,也请了催乳师,皆未奏效。“剖腹产后,为了喂奶,一直就没有得到好好的休息,后来加了奶粉,孩子终于吃饱了,我也算得到了解脱。”

 

造成产妇妈妈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因素有很多种,总结起来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被动情况。很多妈妈们在产后会出现一些没有办法很好泌乳的问题,比如说开奶比较晚,或者先用奶粉进行喂养,或者是剖腹产后疼痛,这些原因都有可能造成泌乳困难,迟缓。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奶水不足,或者过早用了一些替代品,让孩子不太需要母乳了。

 

不过这个情况在国内外都是共性问题,目前并没有明确数据表明,泌乳情况会因为人种差异有明显不同。



 

2. 主动情况。母乳喂养更好是一种共识,但本质来说,它也只是喂养孩子方式的其中一种选择。

 

出于母亲或者家庭对于喂养孩子的认知意识上的不同,有的家庭会选择另外的养育方式,比如纯母乳喂养时间较短,或者混合喂养。

 

形成这样认知不同的原因有好几种,比如“背奶妈妈”群体的出现。休完三个月零8天的产假之后,在职母亲需要回到岗位工作,成为“背奶妈妈”,大多数时候妈妈们都没有合适的场地来挤奶,如果涨奶的时候常常无法挤出,容易出现发炎,甚至发烧的情况,这些被动情况都很容易让妈妈们产生放弃母乳的想法。

 

再比如产后抑郁的妈妈群体。很多母亲从生下孩子开始持续一两年可能都处于一种挣扎的状态,喂养以及和孩子的亲密行为都有可能产生排斥,而这些情绪和状态都会影响到母乳喂养的选择。

 

为唤起全社会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继5月20日中国母乳喂养宣传之后,8月第一周将迎来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发起的“世界母乳喂养周”。

 

不过,即使在正确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后,也依然有很多人由于各种各样的现实原因,无法实现纯母乳喂养,她们面临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标准答案”

 

为了帮助解决客观存在的母乳喂养难题,配方奶粉应运而生。

 

20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为解决“娃娃吃饭难”问题,将“配方奶粉”研究作为“六五”期间,下达给内蒙古轻工业研究所和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的课题,而该课题在1985年通过国家验收,成果被命名为“婴儿配方奶粉II”,随后在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在此前取得的成果上研发出“婴儿配方奶粉III”,并在取得相关成果后推出市场。

 

自此,我国各种基于“婴儿配方奶粉III”研发出的配方奶粉,在90年代出现在市场上,包括伊利、雅士利、贝因美在内的相关国产配方奶粉也开始与进口配方奶粉进行竞争。

 

众所周知,母乳是婴幼儿营养的“金标准”。但母乳属于动态物质,在某些营养成分例如矿物质和维生素上,都难以用统一的配方来反映。所以在奶粉业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观点,“谁能在母乳研究上先行一步,就能打破目前市场格局之困。”




在100多年模仿母乳的“进化史”中,婴幼儿配方奶粉经历了仅能满足婴儿基本生长需求的“探索时代”,以及把核心营养成分一个个添加到配方中的“强化时代”。

 

如今,大家逐渐意识到,只有通过系统模拟,才能进一步接近母乳的动态变化。5月20日,伊利金领冠品牌发布会上,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宣布,基于18年的母乳研究成果,伊利将开启中国母乳研究系统模拟母乳的全新时代。

 

虽然还无法完全代替母乳,但显然配方奶已经是解决无法纯母乳喂养问题的标准答案了。

 

经过十年潜伏,国产奶粉市场终于寻找到脱离野蛮生长的路径,进入到正式和国外强势品牌配方奶粉争夺市场的阶段,曾有业界人士直言“外资奶粉纵横中国市场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笔者对于这样的见解不做评论,但至少有一点很清楚,当下受疫情影响,外资奶粉企业在消耗到库存之后,是否能稳定生产,国际物流是否会受限都成为未知。而这些未知情况是否会成为国产奶粉企业的助推器,在于国产奶粉企业能否在关键时期实现突破。

 

突破的关键

 

2019 年 6 月 4 日,《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出台,提出力争婴幼儿配方乳粉自给水平稳定在60%以上的目标,政策对国产奶粉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国产奶粉企业也纷纷顺势而为。据报道,伊利近年进一步加大了科研投入,2019年科研投入近5亿。

 

消费者开始重新接受国产品牌,国产品牌也更重视起中国婴儿的适配性和科学研究。

 

先说适配性。实际上由于膳食营养、饮食习惯、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妈妈的母乳本身就是不同的。伊利集团联合中山大学深入地进行了这项研究,比较了全球几个大洲数十个国家的母乳成分,得出了一些比较直观的数据,比如α-乳清蛋白含量,中国母乳要高于欧美等地区,并且在初乳和过渡乳阶段都要高于其他国家的含量数据。

 

5月20日,伊利发布的《母乳研究白皮书》更是公布了包括核苷酸、母乳脂类、蛋白质在内的多个营养成分的母乳研究成果,系统性地分析了中外母乳差异化,对中国宝宝的特殊需求进行了全方位的数据化剖析。

 

因为婴儿配方奶粉配方设计的原则,是最大限度的模拟母乳的营养成分来设计的。所以配方奶的选择上,也需要选择更接近中国母乳成分的奶粉产品。

 

再说科学研究。真正要做到产品上的区隔,奶粉企业需要在配方和母乳研究上找到核心差异。

 

除了产品与中国婴儿的适配性外,更科学化的研究也是国产品牌实现突围的关键一步。以伊利金领冠为例,至今已有近千万的母乳成分研究数据,并先后获得了5项核心配方专利,成为了婴配粉中唯一且最多拥有中国专利配方的品牌。

 


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新媒体客户端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含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组合的婴儿配方奶粉及制备方法的专利。该专利公布了α+β创新蛋白的组合配比及含量,被后来的其他企业的申请人引用高达20多次。该专利在第三方专利的检索数据库中,显示专利的价值度为满分,并且在2014年,获得了中国专利优秀奖,成为了婴配粉行业的首例。

 

此外,2018年11月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伊利发布的“更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的核苷酸组成和比例”也获得了四项专利,该研究解决了核苷酸的配比及序列等系列科研难题,不仅刷新了业界和消费者对母乳中核苷酸配比认知,更是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母乳研究数据库,为中国宝宝提供了更好的营养解决方案。

 

可以说,中国奶粉以科研量为基础,为奶粉产品差异化道路提供了新的动能,而中国专利配方的问世,则在给市场打下一剂强心针的同时,也扣响了“差异化科研战”的第一枪,本就白热化的国内奶粉市场将迎来更激烈的竞争。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母乳研究还有非常多的空间,配方奶企业需要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打破科技天花板,让产品不断接近母乳,进而推动着中国奶粉行业转型升级,早日实现本质意义上的弯道超车。

 

母乳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在未来,可能是更安全,更科学的。

  来源:虎嗅


  
  • 你是我的幸运儿
  • 发表于:2020/6/1 15:38:51
  • 来自:法国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个人身体情况不尽相同。。
来自手机版
(0)
(0)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