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望江人,过年时别买带这四种词的保健品,多是在坑钱!

  • 过客
楼主回复
  • 阅读:32014
  • 回复:3
  • 发表于:2020/1/4 9:20:43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望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相关数据显示,早在两年之前,我国的保健品市场销售额就已冲破了2000亿元的大关。

那么有诱惑力的利润,自然会被人盯上。为了能从中牟利,有的人就对此动起了歪脑筋。




他们用各种巧妙的方式,例如在对保健品进行宣传时,在其中加上一些夸张的形容词,让一些本没有什么作业的保健品,瞬间变成很厉害的样子,价格自然也飞涨。

市场上的虚假宣传层出不穷。所以,在购买保健品时,遇到带有这四种词的,就要多留个心了。

因为经过这种套路包装过的保健品,很可能是会坑你的钱。


1

纳米、航天、量子、诺贝尔、抗氧化…


包装套路:消费者不了解,但觉得很厉害,最好骗钱。





采用这种包装套路的保健品,通常会在前面加上许多高大上的形容词,例如纳米、航天、量子、诺贝尔、抗氧化…

但是,普通的非专业人士,能有多少是真正理解这些词语的?

而商家要的就是这种“不明觉厉”的感觉,正因为消费者不知道才好圈钱。

实际上,它们真的有那么厉害吗?就拿被用做宣传最多的“抗氧化”来说。

许多以抗氧化功效为名的保健品,在宣传时都会强调自由基对人体的危害 — 说自由基会加速细胞的衰老、损伤身体器官并可能致癌,甚至会破坏DNA,而抗氧化剂则是万能的救星。 




但人体内部复杂的生理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几种物质反应而已。想要通过口服抗氧化剂来清除减少人体内的自由基,并不十分可靠。

而且,不少的研究也显示,有些抗氧化剂对预防癌症、保护心脑血管等并没有明显的好处,还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这也就是说,抗氧化剂,是不是真的有用,还没有确定的结论。

国家食药监局颁布的《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也写得很清楚:


保健品宣传中,不得用公众难以理解的语言等描述该产品的作用特征和机理;

不能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的内容。


以后再看到这样的保健品,就要多留心,别被所谓的“高科技”外表迷住了。


2

天然、无害、不添加


包装套路:化学物质都不好,我们的保健品天然纯粹,才是无害和最好的。




很多的保健品在对外宣传时,会特别区分人造的化学物质和天然物质,无添加、不含化学物质这些概念背后,都是商家鼓吹的“化学有害论” 

即使已有大量的数据和证据显示,一些人工的合成物质是非常安全,可以放心使用的,但还是不少人会选择性的无视这些,并且相信天然植物、天然的提取物,肯定会比人工加工出的东西更加的安全有效。 

但事实可能并不是这样。

天然和无添加,某些方面也就表示是没有流程化、标准化和工业化的生产加工,在安全方面反而更令人存疑。

保健品,重要的不是名头,而是是否有符合规范的生产流程。 

在新的广告法中也有规定:


广告中,不得使用「纯天然」「无副作用」等绝对化用语。


天然提取并不意味着作用更好,营养更好,也不意味着会更安全。

所以,不要过度的迷信这几个字,如果这几个字本身就是产品的卖点,甚至是唯一卖点,那就要多留心,防止上当了。


3

祖传、传统、秘方


包装套路:倚老卖老,向消费者表明,我们的保健品是祖传的,如果不好的话也不可能会流传到现在。




被认证的老字号,确实是品质和口碑的保证,但一些有心计的商家也看上了这种包装手段。 

给产品烙上祖传、传统、少数民族的印记,有些还要带上传奇迷信的色彩,最终的目的,就是想让消费者认为这产品足够好。如果不好的话,也不可能会流传那么久。 

但在有关保健品宣传的规定中,也写明了:


不能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也不能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宣传。


真正的好产品,是要靠安全、卫生、合格的质量和真实的保健效果,而不是只用“倚老卖老”

有些时候,传统的工艺,也是表明没有现代化的生产线。

而老品牌,也可能是下面这样。 



对外的宣传中写着三十年的老品牌,但仔细看注册信息,公司成立也才十多年。


4

根治、治愈、有效率、不复发


包装套路:向消费者暗示疗效,不仅保健而且治病。只要吃了这个保健品,可以根治你的病,不复发,无效退款。






看到类似上面的保健品,可能会很想买来试试,但是,保健品根本就不能治病。 

如果在产品的宣传单、广告语中出现了“治愈高血压、脑中风、糖尿病、癌症等”或者是其它类似的暗示性话语,那百分百是违法的了。 

《广告法》中的第十六条有说:


广告词不得含有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以及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内容。


能够“治愈”这些疾病,是科学家和巨头医药公司都没能做到的事,而保健品公司则更不存在多少可能。 

但也许有人会说:用了某些产品后,感觉症状确实减轻了呀 

这很有可能是安慰剂效应,最怕的可能是,某些商家暗地里在保健品中添加了药物。而不明剂量、不明剂量的添加药物成分,可不是件小事儿。

如果身患某种疾病,一定要就医确诊,遵医嘱治疗,千万不可只寄希望于某种保健品。 



 




市面上,不少的保健品的营销策略就是用各种包装手段,企图蒙骗对健康有着迫切需求的消费者,从中谋取利益。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有一定的提醒作用,日后,再看到这些包装套路的保健品,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加留意,不要轻易上当受骗了。

来源:51家庭管家订阅号

  
  • 命里缺个你
  • 发表于:2020/1/4 10:45:48
  • 来自:安徽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假保健品真的数不胜数,该管管了
来自手机版
(0)
(0)
  
  • 街角dē风铃
  • 发表于:2020/1/4 11:12:50
  • 来自:哥伦比亚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有的真的很扯
来自手机版
(0)
(0)
  
  • 夕阳不落つ
  • 发表于:2020/1/4 11:33:56
  • 来自:安徽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不是欺骗吗?严惩
来自手机版
(0)
(0)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