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望江历史文化遗存和文物古迹

  • 客服小编
楼主回复
  • 阅读:217921
  • 回复:8
  • 发表于:2019/9/10 14:50:41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望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文化古迹

01汪洋遗址

      汪洋遗址位于赛口镇汪洋村汪洋粮站处,高台地遗址,南部较高,北部为缓坡,坡地距台地顶部高差6—8米。文化层厚度2—3米,面积约25000平方米,1980、1981、1982年进行3次发掘,出土器物主要是陶器、石器。其中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锛、石镞、石铲、石凿等;生活用具有鼎、豆、壶、罐等。从遗址文化内涵和出土的器物上看,它与薛家岗遗址有较多的共同因素,属薛家岗文化类型,是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C14测定年代距今6030±130年,从这里充分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在6000多年以前就已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该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02 黄家堰遗址

      黄家堰遗址位于长岭镇黄家堰村张屋自然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至6000年,为薛家岗文化类型重要遗址。黄家堰遗址已经调查的面积约为50000平方米,文化层约1—2米。199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过发掘,出土器物丰富,陶器、石器、玉器三大类,其中玉器比例较大,质地多样,数量众多,制作精致,特征明显,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玉器中极为罕见。该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03 连塘城遗址

      连塘城遗址坐落在香茗山脚下的鸦滩镇连塘城村,城址周围委土为堑,原高3—5米,宽2—3米,周长3—4公里,城垣大体呈圆形,有东南西北四个门,系古代争战之地。清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连塘城”词条记载:“茗山下,刘裕与卢循大战于此。”清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连塘城”词条记载:“龙之珠曰:‘城在茗山下,周围委土为堑,横直约二里许,四门旧迹犹存。昔刘裕据险露屯与卢循大战之地。’土人又云:毕指挥集兵保障处也。今法华寺在此城中,十景中标为‘连屯旧戍’。沈镐曰:‘按元末有大豪毕银率望、太二县民拒贼,护耕筑此。其东二里有关马城,高埠有望河楼,小茗之巅有大寨烟墩,四望相应。与民约,贼至入堡,贼去则耕。’”此城有“连屯旧戍”之称。

  清人张正庭题诗曰:“宋武凭陵壮力争,连塘屯筑此偏城,关门未锁环溪水,垒堑空围绕径榛。茗岭神灯持照火,松涂鬼马影流兵,白纶野老多情思,指向平原是故营。”城址西北部现存城墙200米,高1—2米,宽1—2米。

  连塘城作为古代军事要塞,作为雷池的一个军事文化遗址,比宿松县的白崖寨早了1000多年,可以说是南方的长城。若从其文明遗址看,其时代可上溯到新石时代器晚期,它的旅游价值不言而喻。同时连塘城又是望江县土著人的根。该城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04 青林寺

      青林寺坐落在老城东北隅莲花池旁,今雷池市场西。北宋年间由僧了智创建,明洪武二年(1369)僧性空重建佛殿,明宣德二年(1427)僧会行容建钟楼、山门等,万历二十二年(1594)僧会心炼修葺佛殿,清康熙七年(1668)佛殿、山门坍塌,戒僧如意募资重建,僧海潜重建大士阁,清乾隆年间曾将佛殿前重改为庆贺万寿之所,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进城,建公署于寺内,光绪十八年僧本融重建禅堂,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寇纵火烧毁佛殿,民国三十四年僧学颠主持佛事,建地藏殿,民国三十六年(1947)僧道参重建三圣殿;县参议会在寺内设署办公。1949年,县城解放,僧道参不遗余力,种植果树药材,勤俭集资,重修山门、佛殿及佛像七尊。1958年,县创办机械厂,占用古寺大部分地基。“文革”中佛殿被占用,佛像被毁。

  1984年在县政府的协调下,住持释妙华收回大殿、寮房及部分寺基。1985年重修三圣殿,同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青林古寺”牌匾。

  青林古寺一直是望江佛教活动中心,是实践和研究禅宗文化基地,并日益成为善男信女佛教文化圣地,为净化民风、和谐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05褒隐寺

      褒隐寺原址位于鸦滩镇凤栖冲口褒隐寺水库坝下。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望江县志·山川图》载:“褒隐寺,在县城西北七十里,唐宝历二年(826)僧福海造,后因兵废。明洪武元年(1368)僧绍寿重修。”又载:“褒隐寺为唐褒隐士梅福而建。”原寺规模宏伟,一进五重,塔在四、五重之间的大院内,鼎盛时常住僧有100多人,是望江十三寺之一。清初为望江县行政办公地点。抗战时寺毁,唯存宝塔。此塔为青砖结构,6方7层,高20米,中间实心,层层有门,各层以砖斜铺,出挑为檐,檐平角伸;2—6层,方方有门,5门似佛龛,一门可入内。但无阶梯上下;唯有底层,一门独开,门向朝东。塔年久失修,损坏严重。该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06 文庙

     文庙,位于望江县城中心,始建于宋仁宗年间。宋末兵乱时,随县城迁至江南香口,元至正元年(1341)复迁回故址,元末又毁于兵乱,明洪武年间重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修葺。

  当时文庙的全貌宏伟壮观,主体大成殿高10米,面积300平方米,为木质结构,24根大柱子组成的方形结构,四周围廊,重檐翅角,装饰斗拱,铁马空悬,迎风作响,其形夺目,其声悦耳。前方左右为东西雕花门窗廊庑,再前面为三个巨石牌坊,中间形成长方形院落,松柏常青,郁郁葱葱,各种花卉争芳斗艳。前有戟门,戟门为土地祠,西为王幼学祠,再前首为棂星门,石柱组成石牌坊,上书“麟凤腾祥”,左为圣城,右为贤关,入口处中间有石桥,名“状元桥”,两侧有泮池,过桥可见一方高大红墙,书有“宫墙万仞”四个大字,中上方书“圣旨”二字。庙后为启圣祠,东为礼门,西为义路,后为明伦堂。文庙历尽沧桑,几经修建。因遭日寇烧毁,仅存文庙主体——大成殿。1982年维修后作为文物陈列场所。文庙大成殿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07回龙宫

     回龙宫坐落于县城东的白虎山头。这条山脉自茶安九龙冈分支,蜿蜒奔腾而来,有飞龙越江之势。

  清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回龙宫》记载:“龙之珠曰:‘万历间,令唐守礼因堪舆家言邑势东行嫌其直,遂于三里崇阜作宫植松以停其去脉,宫号回龙,取其回顾邑治也。’方学士曰:‘宫岁久倾颓,康熙十八年,知县陈柿祚捐俸重建。’”

  1995年《望江县志·回龙宫》记载: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望江知县唐守礼,擅长看风水,他上任后即出城察看地形,见城东诸山有龙盘虎踞之势,其中有支山脉头朝南,势欲过江。他认为对望江不利。随即作诗一首:“十嘴围望江,一嘴护东流,打你三百板,回头不回头。”说完命差役狠打了三百板,山嘴果然流血。

  为镇住这条山脉,让龙回来,不要过江而去,便在上面建一座宫殿名“回龙宫”。


  1934年望江教育界人士宋树传、周希文等利用下殿及厢房办起了县立回龙宫初级小学。新中国成立后县教育部门在此先后办望江师范、望江初中、望江中学分校、望江二中。

  1959年,国务院将东流县与至德县合并为东至县;准备将怀宁县与望江县合并为怀望县,最终因望江人的强烈反对而没有合成。望江县得以保留而东流县之所以撤销,望江民间传说,都是因为回龙宫的功劳,都是唐知县的英明。

  回龙宫如今只剩下校史楼(老办公楼),它是在回龙宫厢房基础上改建的建筑,是回龙宫仅存的硕果。几棵古树见证了回龙宫的历史变迁!校史楼于2012年被安庆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网络综合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命里缺个你
  • 发表于:2019/9/10 15:02:19
  • 来自:安徽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很多都消失不见了吧
来自手机版
(0)
(0)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