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金秋十里

  • 保护区
楼主回复
  • 阅读:20983
  • 回复:7
  • 发表于:2017/10/29 9:20:22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望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十里醉乡

                                                                                        开篇

     人过中年,回首审读自己,居然发现自己如同一个怪兽: 活着,不违背社会准则;农民,在县城奇葩挣扎;胸无大志,依然繁衍生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也守不住一亩三分地;经大自然的洗礼如同一棵腐朽的老树,孤傲,突兀。为寻找失落的灵魂,探究我小时候成长形成的疙瘩,我在这个不正经的阴雨绵绵里,骑着正经合法的弯梁摩托车,飘过一里坡,穿过二里巷,跃过三里塘,拱上五里墩,直插七里岗,来到十里寺。这就是我寻找记忆的地方。

                                                                                   十里寺总览

        十里寺,背靠一座山,面临一池塘,池塘旁边村庄是小檀屋,如今的十里中心小学前身就在此,我小学四五年级跟随父亲就在这里读完小学的,如今是一排破败的小屋,随时要倒的样子。与十里寺对应的是排小山头,山头上有草有树,看过去像是一排长城绿色,可惜没有鸟叫,盛秋的早上倒是可以听到一片鸡鸣声,原来是我一同学在山头长期驻扎的土鸡部队。

        一排的小山头与十里寺背靠的山之间是块田冲,自上而下,在油菜花开的季节,那是流淌的丝滑金黄。如今的深秋,金黄的稻谷,随风摇摆,也是诗情画意。

       十里寺有过去现在将来,过去的东西有宝塔大小两座,十里寺一排,现存的有十里寺大小两排建筑,小的一排建筑应该是90年代做的,是在以前十里寺的被毁的基地上重新做的,规模不大。新建的大雄宝殿是这一两年做的,地势略高一些。过去和现在有两样不变的东西,那就是一口井和一棵树。
                                        


                                                                                  宝塔

       今无

       十里寺左旁40米左右,有一乱土堆,杂草丛生,低矮灌木交错,这是已毁双塔的地方。在过去就时代里,从望江县九龙潭开始,每年有几股龙卷风,伴随冰雹雷电大雨,经十里寺,一直到麦元的香茗山,所经过的地方,人民的生活遭受深重的灾难,庄稼不是被打坏,就是人和牲畜被雷电击中,为了遏制妖魔鬼怪的作乱,也不知在哪个朝代,十里寺建了两座宝塔,俗话说宝塔镇河妖,还真是灵,从此人们的生活有恢复了平静。宝塔一大一小,大的宝塔高十八层,每一层塔四周360度都雕刻了菩萨,塔的每一层都没有楼梯,人不能上去,据说只有一个会飞檐走壁的草上飞爬上去过一次,每一层塔上住着的除了雕刻的菩萨,还有数量庞大的老挖,也就是乌鸦,小的宝塔地势略低一些,规模也小很多,人们口头没有多少传说。时间到了赶走一切牛鬼蛇神的时代,除四旧,破除封建迷信的思潮,使宝塔和十里寺一夜之间荡然无存,破坏的几个人当中,有看到倒塌的宝塔墙砖又厚又大,便私自拿回家盖房子打屋脚,结果不久他怀孕的媳妇生出了怪胎,吓得赶紧把塔砖又搬回了原处。后来塔砖被搬到田间地头,江湖堤坝,被时间遗忘,再了无生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来,十里寺方圆几里内,也发生过雷击事件,重新造塔的思想又重新点燃,由于当时建塔经费预算一时难以筹齐,零星的雷击没有构成太多的威胁,人民的精神寄托有了新的方向,重建十里寺便顺理成章。

                                                                                      十里寺

       十里寺的重建,是始于九十年代恶劣天气,当时岚杆湖十里寺周边,都不同程度的遭受了雷击,寻求庇护的当地人共同商议要修建宝塔和寺庙,佛塔南无,求民生久安,但限于当时的经济上的制约,费钱的宝塔就被搁置,在旧的十里寺庙基上重建了十里寺。十里寺背靠松树山,离城刚好十里郊外,县城里喜欢静静的人,经常到这来放松心情,“十里听松风,一洗心灵尘”。由于社会不断的发展,国富民安,重建的十里寺跟不上发展的需求,后在各方有缘人士的支持下,扩建了十里寺的大雄宝殿,位于旧址的斜上方,地势越高,更显巍峨。逢年过节,初一十五,香火旺盛。平时十里八乡民众,多有求签许愿,既有求善,又有解惑,对美化生活祈求长远,对心灵的寄托有个平静的港湾。




                                                                                           古树

      古树,当今县政府挂牌一级保护等级,编号:189,品名:糙叶树,没有人知道它的年龄,在当地的人的代代口传中,只有一个词形容,就是“从来都在”。八十年代我读小学的时候,亲眼看到遭到雷击的大树,历时三个月依然冒着烟,后在雨水中不知不觉熄灭,外表无损,内中空,从树底下的裂缝中可伸头进去,可望见头顶的天空,四周烧黑。也不知过了多久,树的枝丫分两部分,一部分可能是被烧死,枯萎了,另一部分依然欣欣向荣,似乎比过去更加茂盛,就在我感叹古树生命力超级强大的时候,有一天,枝叶茂盛的一部分轰然倒塌,只留下枯枝一部分干枯的矗立,原来大树的身躯承受不了自己的繁荣,在惋惜当中,我离开了小学,到远处的地方求学,再到更远的地方漂泊,再无古树的音讯,想必早已化为泥土了吧。这次回来我看到,古树虽然在深秋,依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发,枝叶茂盛的枝丫上还有一个超级的鸟别墅。树干最少得三个成年男子才能合抱,树底的裂缝现在也伸不进了脑袋,只能伸进手机拍摄,看到了原来依然的头顶光明。疑惑问了当地年长者:不是古树当年不行了吗?年长者答说:没有的事,古树怎么会死?是啊,多么神奇的理念,古树从没有死过,即使遇到最大的打击,挫折,古树从没有真正意义的消失。没有心,还有叶,没有叶,还有干,没有干,还有根,没有根,还有地。百折千回,古树是当地人的魂,是一种信念,是人民心中生生不息的神。

                                                                                     龙井

      离古树十米,十里寺的正前下方,是一口老井。老井的年代,也没有人说的清楚,据说朱元璋在鄱阳湖打赢陈友谅,就是因为经过这里喝了这口井的水,当地老百姓看到朱元璋后来做了皇帝,有人就惊呼这是口龙井,就这样龙井就得名了,朱元璋后来有心想赐名龙井,被老百姓抢了先,也就此作罢。千百年来,龙井赋予很多传奇的说法,龙井的地理位置在山的脚下,但不是最低的地方,井的下方是田地,落差大概两米左右,田地的下面有块池塘,池塘的下面是更多的田地,龙井所在的山不高,落差大概也就几十米,不管任何天气,干旱时水位不降,用多少都以自己的速度不紧不慢到达井口,不溢出。洪涝时水位不涨,不浑浊,依然清甜可口。现在的井口都是不规则的石块裸叠,井壁是大青砖砌成,从上看去,井不深,大概一米左右,清澈见底,据老人们将,龙井原来有清理过,深三米,井底还有一只大石鸡,也就是牛蛙之类的。在有时候的日子里,趴在井口能看见。这是真的,我有一次就看见过,趴在井口,用自己的身体的倒影挡住井水的反光,仔细辨别,石鸡趴在井底,与井底的泥土混入一色,个头很大。本地智叟告之我的疑问,井壁不是每块砖都完好无缺,中有缝隙,石鸡平时看不见就是隐藏起来了,至于石鸡一日几餐吃什么,没有人知道,据说龙井通天边,石鸡江河湖海任意游,哪还没有吃的。在小学,我是吃龙井的水长大的,每天中午,父亲用龙井水烧茶,煮饭,尤其是用龙井水饭上蒸鸡蛋,黄亮亮,松噔噔而不破,入口及化,直抵心胃。龙井的水吃多了,脾气性格各方面都潜移默化,淡薄,清冽,固执,永恒不变。

                                                                                           松涛

        百尺松涛吹晚浪,几枝樟荫挂秋风,十里寺前面有棵樟树,时正深秋,除了挂秋风,树上还挂了一个没有多少电力的佛机,声音还没好好开始就又重新周而复始,没传出佛音,倒是让人对世事禅悟不少。十里寺背靠松山,望江高雅人士常来此地,“十里听松风”,追求宋朝诗人闲云野鹤般自由自在生活,“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 与清风、皎月、大自然同在,感悟人生的真谛。松树山名叫狮子山,是当初有狮子还是山的地形像狮子,无从考究,爬上狮子山,岚杆湖尽收眼底。

                                                                                     前大路

       安徽S211望江县城至凉泉乡段,这一条大路大家非常熟悉。其实还有一条老路被很多人都忘记,抛弃。俗称前大路。前大路的特点就是路直,很有个性,短短的望江至凉泉的路程,被取了几个响当当的名字,各有特色,一里的坡,二里的巷,三里的塘,五里的墩,七里的岗,十里的寺,十八里的桥,这些活灵活现的精灵,总是会有人记忆,近几年来望江成立了大大小小的自行车俱乐部,骑行单车群,这条线路始终没有人敢去探究,也许是无知,也许是不值,谁知道呢,正如前大路悄悄的来,无声无息的去。历史的厚重,岂是薄薄的一张纸能承载的。(未完待续)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李勤
  • 发表于:2017/10/29 10:37:04
  • 来自:安徽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妙哉!感谢分享,
  
  • 徐香华
  • 发表于:2017/10/29 10:45:53
  • 来自:江苏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轴乡野气息浓郁的画卷,记忆中耳熟能祥的地名景观点染着时间的沧桑跃然眼前。在这里我可以从作者沉雄朴茂的笔触间感受到一种萦绕不绝的宿命哲学,回荡在胸的音符最震颤的是故土的情思。作者细腻的描绘打扫了时间飘落的尘埃,让我们重温了流逝的时光中那几片被诗舔舐过的落叶。
在此更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细腻精准的笔触书写的不紧紧是风土人情和地域景观,再现的是旷达情怀。
模块的批评者
  
  • 安静下来的孤寂
  • 发表于:2017/10/29 14:00:13
  • 来自:巴西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传说和故事楼主总结的好赞!
来自手机版
(0)
(0)
  
  • 心里有座城
  • 发表于:2017/10/29 14:03:14
  • 来自:美国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可以出书了
来自手机版
(0)
(0)
  • 夏天
  • 发表于:2017/10/29 14:09:18
  • 来自:美国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地宝在民间嘛
来自手机版
(0)
(0)
  • 阳关大道
  • 发表于:2017/10/29 14:12:20
  • 来自:阿根廷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厉害
来自手机版
(0)
(0)
  • 自欺欺人
  • 发表于:2017/10/29 14:12:21
  • 来自:辽宁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
来自手机版
(0)
(0)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